循環腫瘤DNA(ctDNA)檢測在腫瘤診療中應用
循環腫瘤DNA(ctDNA)通常只占到機體總游離DNA(cfDNA)一小部分(一些研究顯示為<1%)。然而,隨著DNA檢測技術的改進及靈敏度增高,ctDNA的分析迅速被接受為腫瘤檢測的有效工具。與當前腫瘤活檢樣本的分析為侵入性的獲取,而且經常沒有完全捕捉到腫瘤的異質性和進化相比ctDNA的分析提供了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測方法,能夠反復評估患者的癌癥基因組特征。雖然ctDNA通常被認為代表從血液中分離出來的DNA,但其他多種身體液體,如腦脊液、唾液、胸腔積液、尿液和糞便樣本都可以用作腫瘤ctDNA來源。
循環腫瘤DNA(ctDNA)提供了一種高于影像學或其他常規方法靈敏的檢測惡性腫瘤的方法。在臨床上主要用于:
(1)腫瘤早期診斷:在體液中的變化能被高通量高深度的基因測序檢測到,這種變化在腫瘤出現臨床或影像學表現前即可被檢測到,因此通過檢測ctDNA即可在腫瘤出現早期發現腫瘤的蹤跡,進行早期預防與治療,從而提高腫瘤防治效果。
(2)檢測微小殘留病變:處于早期階段的腫瘤手術治療及輔助治療(如化學治療)之后,常存在一些微小病變,這些微小病變通過常規影像學與檢測發現不到,而成為腫瘤復發轉移的來源。ctDNA檢測可有效發現微小殘留病變,提前預測腫瘤復發可能,根據檢測到的基因突變給予相應的靶向治療藥物,降低腫瘤復發。
(3)監測腫瘤治療效果:ctDNA檢測對于腫瘤負荷的變化敏感,通過檢測ctDNA變化,可以評估藥物治療效果,有助于調整新輔助治療藥物類型及臨床治療的強度。
(4)評估腫瘤的演變及異質性:腫瘤處于不斷變化中,在演化過程中,克隆不斷變化,通過ctDNA檢測,明確腫瘤基因突變譜變化及藥物治療抵抗因素,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。
循環腫瘤DNA(ctDNA)在臨床上檢測時間:
(1)在腫瘤治療前:明確腫瘤治療前的ctDNA含量以及突變譜,為日后治療效果判斷提供依據,并可以用于腫瘤的分子分型。
(2)在腫瘤再手術后2周內檢測ctDNA,或者是腫瘤化學治療的4周后,用于評估治療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微小殘留病變。
(3)腫瘤手術后的4-8周內,進行ctDNA檢測,用于評估手術治療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復發風險。
(4)所有潛在的治療方法完成后的2-8周進行ctDNA檢測,用于評估治療效果。
(5)腫瘤復發或明確轉移的2周內進行ctDNA檢測,明確腫瘤的克隆變化,給予新的治療。
【參考文獻】Dasari A, Morris VK, Allegra CJ,ctDNA applications and integr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: an NCI Colon and Rectal-Anal Task Forces whitepaper.Nat Rev Clin Oncol, 2020 ,17(12):757-770.
【吉卡提示】本平臺分享的圖文信息,僅供大家參考學習,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。如有需要,請咨詢專業人士或前往醫療機構進行就醫。
【版權聲明】吉卡生物所發布的圖片來源于攝圖網,內容均來源于網絡或國外知名雜志,如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立即聯系管理員,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,保證您的權利。
關鍵詞:
循環腫瘤,腫瘤診斷,DNA,腫瘤檢測
上一頁: